注意:本文旨在提供基本的輪椅認識,實際情況請與醫生或治療師查詢。
選購輪椅時應要清楚了解自己及用者的需要。坊間有不少款式及種類的輪椅可供選擇,手推的、電動的、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等功能也各有不同。所以選購者應依使用者(使用者本身及照顧者)所需的功能、體形、年齡等作考量,但基本上輪椅應需具備以下之條件 : 堅固耐用、容易推動以及有效的煞車系統。再來的就是要考量自己本身的經濟負擔能力,選購一款符合自己需求又能夠負擔的輪椅。
(一) 是否需要自己推行 :
輪椅車輪有大小分別,最明顯產生使用時的差別,主要是後輪的大小。大後輪可給用者自行推行,而小後輪則不可,但小後輪的輪椅普遍較輕便及佔空間少。另外大尺寸的車輪推動時會較省力。


(二) 使用者的體形 :
購買者應要了解用者本身的體形。一般輪椅的座闊可分為16寸或18寸。如體形較大的用者則需要選用較闊的車架,即18寸。量度使用者的坐圍是衡量輪椅闊度的最佳方法。
(三) 重量 :
輪椅重量方面 :輪椅會隨著款式、物料、結構及配件有著不同的重量。鋁合金製造的輪椅一般較輕便,主要方便照顧者推動或搬運,如使用者本身之體重較重或需別人照顧時,可考慮採用這類的輪椅。長期推動過重的物件可能令照顧者的關節過分操勞而引起疼痛或發炎。此外,車輪的大小也影響著車身的重量。
(四) 附加功能:
剎車:
輪椅剎車系統方面 : 部分輪椅設有推柄剎車系統,方便照顧者控制推動輪椅時的速度,可減低因下斜坡時發生意外的風險。

腳踏:
輪椅腳踏有可升降或拆除之分。升降腳踏可有效地承托用者的小腿;可拆式腳踏則方便使用者過床或進行腳部運動。


扶手:
輪椅的扶手與腳踏功能相若,亦有可升降與拆除之分,這可提高輪椅本身的靈活性。另外,扶手也有長短之分。長的有效為使用者提供較佳的承托,短的則可方便使用者接近桌子。



安全帶:
可使使用者穩定坐於輪椅上。

小腿帶:
可使使用者的小腿更具承托及舒適。

防後翻裝置 :
可減低輪椅向後翻的機會,保障使用者安全。但安裝後可能會影響輪椅在街道上行駛的性能。

(五) 使用者的使用環境 :
除了解使用者本身的身體狀況和體形外, 購買者亦要顧及輪椅使用的環境,比如在家使用與外出使用的情況就有所差別。如選購在家居使用的輪椅, 我們應要考慮家居的空間及傢具的高度。要顧及大門、房門、廁門或浴室門等可否讓輪椅活動自如。另外,傢具的高度如床、桌、椅及廁所等是否便於搬扶使用者本身。
坐墊 : 如使用者本身需長時間坐在輪椅上,不仿考慮為使用者配置坐墊
